创新实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创新实验
旌忠寺社区:“四微四有”工作法

发布时间:2022/12/14 | 作者: | 文章来源:

一、背景

扬州市广陵区汶河街道旌忠寺社区成立于2002年,地处扬州老城区,东临小秦淮河,南起甘泉路,西接汶河南路,北至文昌中路,占地面积0.26平方公里。现有居民20235004人。辖区作为扬州中心商圈——文昌商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代表扬州现代城市形象的文昌广场、文昌百汇购物娱乐中心,又有旌忠寺、仙鹤寺、阮元家庙、江上青烈士史料陈列馆等众多文物古迹,还有具有唐宋遗风的鱼骨形建筑群——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是扬州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特色明显的社区。同时,这里也存在基础设施老旧、居住环境落后等问题。如何提高居民幸福感,让历史沉淀与现代文明更交融,旌忠寺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破解治理难题,让历史街区获得街景、人文、生活、温度等多维提升。

二、主要做法

旌忠寺社区“四微四有”工作法,以“微党建、微民生、微文明、微文化”营造“有颜值、有安定、有温度、有故事”美好生活共同体提升社区服务深度和内涵,激活城市历史记忆,注重居民参与和价值认同,用服务文化彰显社区治理的厚度,实现共建共享,共生共荣。


(一)“四微四有”让老街换”,提升居民幸福感

旌忠寺社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从居住空间环境、综合配套设施、人文社会环境、公共服务环境、生态自然环境等方面,进一步改善社区面貌、提升区域形象、优化居住环境,彰显古城风貌,突出生态特色,建设宜居宜游宜创生态社区,增强老百姓的幸福感。

立足提升社区服务品质,社区建立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网络,使党的组织工作渗透到户充分发挥网格员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员”、党员教育管理“指导员”、社区居民“服务员”、党建资源力量“协理员”的作用,动党建由“组织覆盖”向“提升功能”转变。立足于核心商圈和历史街区,社区党组织开好“红店”,党员当好“红色店小二”,全面实施“党建元素拨亮”行动,把社区党组织阵地打造成为接地气、有生气、凝人气的红色家园;实施党员志愿服务工程,擦亮党员先锋名片;实施商圈区域党建工程,激发经济发展活力,真正做到了党员联管、活动联抓、服务联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支持。社区开展了“清扫保洁美环境、治安巡逻保平安、文明劝导倡新风、法律服务促和谐”等活动依托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红色生态睦邻点、家风文明、党员古城守护者志愿服务等载体,从内及外发散古城老社区的魅力,营造社区生态环境,提升居民文明素质,实现社区再造,成为城市的“新地标”和“新名片”。

作为扬州古城人文底蕴最为深厚的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通过2017年至2018年的一期综合整治,天空没了“蜘蛛网”,脚下路面更顺畅,展现文旅新业态。二期、三期综合整治继续践行“微更新”模式,保留老味道,展现新面貌。以“阮元家风党员教育实境课堂”省级示范点、扬州家风展示馆、红色生态睦邻点、大师工作室等载体营造社区居民文明文化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小街巷及辖区内空闲区域建设彩色街巷和口袋公园,改善百姓居住环境。串联辖区文博资源和最美私家庭院,打造汶河古巷游,让居民、市民、游客走进古城,助力扬州旅游名城建设;百姓更宜居,社风更文明,提升居民幸福感。


(二)“四微四有”让老街有了烟火气”,提升居民获得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社区党总支充分挖掘多维资源,依托惠万家360°便民服务驿站、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项目、大师工作室等载体,引入社会公益组织,领导党员义工开展菜单式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物力财力、专业团队、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支持,重点服务社区“一老一小”群体和商圈小微企业。

在旌忠寺社区落地的扬州首家“爸妈食堂”为首批50名社区独居、空巢老人提供公益午餐“四季养生爱心茶水摊”一年四季为环卫工、快递员、邮递员等城市服务者提供免费茶水;社区试点燃气管道、窨井物联传感器,实现远程监控;实施“科普让社区生活更安全”公益项目,推广安装使用太阳能灯、智能摄像头等设施;推进智慧养老服务,“幸福来敲门”——为社区200多户空巢独居老人安装智能门铃,构建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环保的居住环境。

旌忠寺社区位于古城,辖区内不仅有小秦淮河,还有二十几口沿用至今的古井,不少居民平时洗衣洗菜都取用这些水。为确保居民用水安全,社区率先成立********“社区水质监测站”,对小秦淮河及古井开展水质监测,向业务部门上报监测结果,并且联手街道辖区的小学将“社区水质监测站”打造成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的校外实践“第二课堂”。

古城消防大意不得,旌忠寺社区全国首创“消防安全家庭医生团队”,为古城居民开出家庭消防“红黄绿处方单”,并根据居民需求安装智能烟感器、智能喷淋装置,防患于未然。

2019年社区启动示范性颐养社区建设工作,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面升级改造为契机,根据民意民需优化社区内外服务设施和功能,采用多元化的服务手段,展现普惠+特惠、精细+精准、集中+分散、文明+文化、生态+智能、公益+市场的工作特色,构建一个自助、互助、扶助的颐养社区,促进邻里和谐、商居和谐,改善百姓生活品质,提升居民获得感。


(三)“四微四有”让老街有了新主人”,提升居民归属

社区党总支不仅仅依靠社区的自身力量,充分组织、动员社组织、社工加入到居民自治中来,与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不断推进社区治理“精细化”,组织实施“你若安全·我便安心——老城区空巢老人安居幸福公益计划”“相约芳草园·结伴乐童年——流动儿童城市融入公益计划”“熊猫血妈妈关爱计划”“社区妇女创业援助计划”公益创投项目,服务近万人次。

社区通过招募居民骨干,建立“民意代言人·红色诸葛会”多元民主协商自治机制,定时、定点、定人搜集居民“身边的大事小事”,推行“党群会商共议自决”,民主公平公开,规范自治流程,寻找群众意愿和要求的****公约数,实现公共利益和各方利益的****化。以“红色诸葛会”、“居民监督委员会”、“民宗同心和顺之家”、“三老睦邻消防站”等组织平台,实现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运作,严格民事“共提、共议、共决、共办、共评、共督”等六个协商程序,将每月的党员学习活动日与红色诸葛会、网格会等多会合一,会议地点放在网格、党员中心户和居民代表家中,社区“两委”、居民监督委员会成员、支部党员、网格长、居民代表、社会组织代表、机构社工共会、共学、共议,居民可旁听、可发言、可评议,公开透明。仁丰里小剧场设计方案、仁丰里居民楼立面整治方案、文昌百汇物业服务管理等群众关心关注的事项,全部由居民协商自治解决。


三、成效

20219月,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利用工程项目在全国数百个历史文化街区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国建筑学会2019-2020建筑设计奖第一届“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创新”一等奖。保持现存平衡的社区结构,延续历史文脉和生活气息,仁丰里的微更新模式更成为旌忠寺社区治理“微更新”的代表。旌忠寺社区以服务型党组织引领新时代社区治理,坚持民生和文化双轮驱动,服务古城、服务商圈、服务民生,构建“红色街区”党建,践行社区治理的“微更新”,致力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共筑美丽和谐家园梦想。社区先后获得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和谐示范社区、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扬州“十佳社区”等表彰和荣誉称号。

评析

居民找到文化和地域归属感

旌忠寺社区结合社区地域特点,顺应社区新变化,把力量凝聚到党组织周围,把真诚服务送到百姓身边,把党的温暖带到群众心坎,把居民自治的力量真正发挥出来,以沉底到边、落细落小的务实作风,推动社区治理落地落实,有效提升了居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从中可以得出三点启示:

首先,社区工作,千头万绪,方向在组织,关键靠党员,主体是群众,社会共参与。社区党组织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社区工作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其次,社区党组织了解民生最清楚,服务群众最直接,只有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社区治理好路子,凝练出一套社区工作好方法,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才能真正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第三,社区资源少、力量弱,“背靠大树”“通力协作”是一条汇聚合力、用活资源的有效路径。社区党组织要充分挖掘出共建双方的情感共联点、服务共享点、利益共同点,用平等对待的真诚付出融洽共建关系,共驻共建单位就会更加重视社区,将资源主动投向社区,****限度发挥合力效应。

中国文联名誉主席孙家正说:“一旦失去文化记忆,我们便难以找到回家的路。”旌忠寺社区在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加入地域文化、情感等软性因素,社区居民参与共商共治,参与社区治理就能找到归属感、融入感,与周围人群产生对话,与社区产生情感连接,愿意留在社区、守护社区,使整个社区更有活力与生命力。

打印】 【关闭窗口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