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创新实验
安平社区:“四位一体”工作法

发布时间:2022/12/14 | 作者: | 文章来源:

一、背景

扬州市邗江区竹西街道安平社区成立于2002年10月,辖区面积0.8平方公里,现有居民3324户,户籍人口6209人,常住人口8509人,属扬州市“831”安居工程所在地,弱势群体较多。低保、重病、残疾、帮教对象、拆迁户、高龄老人等特殊群体聚集,辖区老小区居多,近七成是解困、拆迁安置及经济适用房。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格外强烈,既面广量大,又种类繁多。

由于历史原因,社区居委会一直存在角色错位和角色冲突等问题,作为群众自治组织,却一直被当做“小政府”,承担了大量的行政性事务,在履行职能时往往力不从心,导致社区治理、居民自治等功能弱化,服务效能降低。面对这些困境和挑战,2016年,安平社区大力开展基层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立足于居站体制改革,结合自身情况创新“四位一体”社区治理和服务机制,逐步形成了彰显安平特色的社区发展路径。

二、主要做法

所谓“四位一体”,指以党组织为核心、居委会为重点、工作站为窗口、创益中心为支撑,多元参与、协同互动的新型运作机制。

1、“四位一体”工作法的基本架构

以党组织为核心,在重引领中促联动。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引领作用,确保各级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位。建立社区“大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以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开展社区党组织和驻区单位党组织结对共建,着力形成“组织单独建、资源整合用、活动联合搞”的联动效应,促进公共资源向社区开放、社区服务向高端提升。

以居委会为重点,在知民情中强服务。强化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全面实施“五民工作法”“星级服务标准”,为居民提供差别化服务,真正实现对象全覆盖、服务星级化。同时,通过网格化治理、协商民主议事、志愿服务等途径,赋予全体居民更多的知情权、话语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以工作站为窗口,在精业务中树形象。社区工作站由4名“全科社工”组成,专门承接行政事务。按照一岗多能的理念培养“全科化”社工,充分行使政府职能,把居委会从大量的行政性事务中剥离出来,真正履行依法自治职能;实施“前台受理、后台办理、全程跟踪”的服务管理模式,进一步理清为民服务专项清单,规范办事流程和服务标准;健全社工评选激励机制,将群众评议和个人年终考核挂钩,推动工作站整体服务效能和业务水平持续提升,推动社区工作站实体化运作。

以创益中心为支撑,在增活力中促转型。创益中心以社区党建为龙头,网格化治理为抓手,整合家庭、社会组织、驻区单位等社区市场资源,成立由社区、社工、社会组织为主体的“三社联动”队伍,围绕居民需求,提供公益服务。此外,社区“创益中心”以“3+3”(即:社工+义工、社会组织+志愿组织、公益创投项目+志愿服务项目)服务机制为依托,探索项目化运作方式和第三方绩效评估,为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

2、“四位一体”工作法的运行保障

保障“四位一体”常态化运行的关键是责任链、专业链和利益链。

“责任链”:社区党委牵头,对全体工作人员都签订了目标责任状,特别是推出居民满意度考评,谁优秀、谁不优秀,由服务对象说了算,年度考核有效发挥了杠杆作用。

“专业链”:社区服务离不开专业知识,党委坚持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基于这样的理解,社区社会组织涵盖为老服务、法律援助、文化娱乐、健康咨询、青少年成长等各个专业,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自己的专长给全体居民带来了更多的福祉。

“利益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绝大多数人都有着提高人生价值的追求,包括物质和精神。根据这一特点,社区党委对不同人群采取了具有针对性的激励方式,如:对党员重点采用“三表考核”,优秀者给予表彰奖励;对志愿服务人员,采用参与评选“社区好人”“最美志愿者”,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年度绩效考核,同时努力为他们争取晋职晋级的机会。事实上,“四位一体”常态化运行的基础正是“各尽其责、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3、“四位一体”工作法的“五民”支撑

在“四位一体”工作机制中,网格化治理堪称“基层、基础、基本功”。安平社区人口多且结构复杂,必须“化大为小、化繁为简、化粗为细、化虚为实”。目前,社区设有7个网格,网格长主要由社区居委会人员担任,同时,有效培育了一批“草根领袖”,包括微网格员、居民小组长等,他们的身份为普通居民,但共同特点是热心公益,恪守诚心,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由此撑起了居民自治的脊梁。

建民生档案汇民情。建立网格管理机制,将社区3324户家庭划分为7个网格,逐级配备工作力量。居委会负责入户走访,采集居民基本信息并录入网格管理信息平台,做到“一户一档、一人一账户”。同时,根据民情轻重缓急程度,实行“一星”到“五星”星级化服务,星级越高走访频率越高,有效提升了社区服务的针对性。

记民情日记听民声。网格人员每天至少走访三户家庭,每年访遍片区所有家庭,实现“三个必到”(即有不满情绪必到、有突发事件必到、有大的家庭纠纷必到)、“五个必访”(即大病家庭必访、孤寡老人必访、刑释人员必访、困难家庭必访、下岗失业人员必访)。

促民事会办解民困。针对民生需求,居委会实行每日一交流、每周一研判的工作制度,对重点个性化问题,采取社区“两委”成员包干项目化的办法推进解决;对民生共性化的问题,可列入下年度为民办实事公开承诺事项,通过民主协商议事等途径,整合资源,助推民生实事项目落实生效。

听民声反馈顺民心。办好“民情处置公开栏”和“网格工作联络站”,开通社情民意热线电话、不定期召开“居民听证会”,有效畅通了民意反馈渠道。社区还建立了民生实事办理情况反馈制度,及时将群众意见反馈给承办人或有关部门,让群众监督成为改进工作的动力。

重民意考评促和谐。社区全面推行了每年一承诺、一述职、一评议、一测评的“四个一”制度,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公开承诺服务事项,并向全体居民公开,年底主要负责人向居民代表进行述职,同时接受质询和评议,工作干得好与不好,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群众说了算。

三、成效

近年来,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工作为龙头,居民自治为基础,优化服务为抓手,文化自信为动力”,根据实际情况,用创新思维推出了一系列治理举措,给全体居民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幸福感、获得感,社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荣誉。2004年5月,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2006年10月,时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安娜女士先后莅临安平社区视察,对社区民生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国内外留下了较大的影响。安平社区也先后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文明单位”“国家无邪教创建示范社区”“国家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全国志愿者工作先进社区”“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文明社区”“江苏省优秀志愿服务社区”“市级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示范点”“扬州市明星社区”等。

评析:

激发多元治理主体联动效应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七大战略施策之一。社区多元治理涉及党政机关、居委会、社会组织、居民等多个主体,需经历从社区多元主体培育、多元共治,再到多元自治三个发展阶段。安平社区创新“四位一体”社区治理和服务工作机制,加大社区多元主体参与力度,使社区治理主体的行动系统地整合到一起,实现了责任到人、岗位到人,****限度地发挥了党建引领的统筹服务功能,改变以往的单兵作战为团队作战,社区、社会组织、社工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又相互衔接、相互配合,初步形成党委领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四位一体”工作法体现了共治的包容性。社区以社区大党委为核心,将社区党组织和驻区单位党组织、辖区内的居民代表、驻区单位、社会组织、“全科化”社工全部吸纳进来,组成一个多元主体的包容性平台,社区党员、专业社工、志愿者通过多种方式融入社区内部治理结构中,共同对社区公共事务进行评议和监督。

“四位一体”工作法注重了共治的匹配性。社区根据不同服务项目和主体类型,建立专业化、专门化的枢纽联合点。辖区内的社会组织等可按照清单进行精准对接,确保服务靶向精准;社区党员和志愿者可依据自有职能及专长进行定向匹配,采取组团式策略提供居民所需的服务与资源。

“四位一体”工作法注重了共治的主动性。社区不断加深基层党组织与社会主体之间的直接协作关系,构建合理、有效、可操作的社区多元治理发展阶段评价体系。通过对党员“三表考核”、志愿服务积分管理、社区工作人员年度绩效考核等方式,强化责任和主动意识,激发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联动效应,****程度发挥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效能。

目前,我国的社区治理仍以“自上而下”的纵向管理为主导,这无疑会造成社区居民的复杂诉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通过鼓励社区治理由“纵向管理”向“横向协商”转变,可以有效降低“自上而下”组织方式下的局限性,还可以提高多元治理主体的互动频率。因此,形成横向和纵向交互式的多元参与治理模式必将成为我国今后社区治理未来发展的主流。横纵向交互参与治理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落实基层党组织对社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更有效率地推动多元治理工作的进行,并能促进社区居民对社区治理的了解和认知;另一方面,通过横纵向交互参与治理的方式,可以帮助居民更好地实现自身利益诉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社区治理的决策、管理和监督,从而确保社区居民成为社区治理的主要受益人。在这一点上,安平社区“四位一体”工作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创新。

打印】 【关闭窗口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