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递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要闻速递
江苏6万专业社工 让防疫温暖又高效
扬子晚报

发布时间:2020/3/19 | 作者: | 文章来源:

      2020年3月16日至22日为“社工宣传周”,今年的活动主题为“社工伴我,希望同行”。社工,也就是社会工作者,指在社会救助、社会慈善、青少年服务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人员,被称为维护社会和谐的“润滑剂”。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江苏6万多名专业社会工作者挺身而出,发挥专长,帮助贫困家庭、孤寡老人、困境儿童和需要帮助的人们,以坚韧和乐观,为他们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护墙。


专业的心理支持,疫情防控“减压阀”“稳定器”

      1月24日除夕夜开始,江苏、上海等地社工专业人士发起“安馨计划”,300多名来自全国的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实时在线,为武汉提供心理社会支持服务。记者从我省的民政部门了解到,苏州、南京、扬州等地13名资深社会工作者参与其中,累计服务22人次,服务时长达880分钟。
      2月3日,在江苏省社会工作协会指导下,南京启蒙社区发展中心、苏州太仓益善社工等24家社工机构与湖北省荆州市清源社工中心和洪湖市曹市镇人民政府积极对接,启动了江苏社工支持湖北抗疫特别计划:“暖心行动——荆州洪湖市曹市镇心理支持社工服务项目”。项目定向为曹市镇的基层农村社区工作者、医护人员提供线上减压支持,同时为曹市镇辖区内有需求的村民提供远程心理支持、情绪疏导等社工服务。
      一位社工告诉记者,因为服务对象身处疫情爆发的中心地区,对被感染的恐慌、对病痛和死亡的恐惧、对未知的无措、对未来的焦虑迷茫、对亲友的担忧牵挂、对失去亲友的悲痛、对诊治人员的愤怒指责等,各种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时刻困扰着他们。没有这样的经历,很多时候真的无法真正“同理”,针对这种情况,志愿者们首先要做到真诚的陪伴,耐心倾听服,表达自己的关注,这就是最重要的心理支持。
      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疫情发生以来,江苏省社会工作者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及各类有需求的居民提供心理疏导、减压支持、危机干预等专业服务。据不完全统计,我省已有106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约1200名社会工作者投入疫情防控心理疏导工作,服务超3.29万人次,服务时长累计达3.2万小时。


“爱心小餐桌”的不见面服务 织密困难兜底网

      林奶奶家里的蔬菜吃完没?刘大爷的情绪有没有好一些?陈老伯这两天有没有出门玩纸牌?……老年人是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也是社工重点关注的群体之一。为老人送生活物资,做“宅”家思想工作,开展心理疏导……这都是疫情防控期间社工为老服务的日常。
      江苏省社会工作领军人才阮庆红是镇江市润州区康乃馨惠民服务中心的负责人。该中心2019年承接了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为主城区275名三无、重残、低保、失独、重点优抚等老人提供居家养老、助餐、助浴、助医等服务。疫情发生后,中心暂时关闭了“爱心小餐桌”等服务,但是对老人的关心没有“打烊”。中心实行“每天一问候、每天一报告”制度,社工通过电话、智能居家看护系统和老人们进行视频通话,及时了解老人生活状态。对在“爱心小餐桌”免费就餐的服务对象,做好解释,耐心劝说他们尽量不出门。针对部分确实有困难的服务对象,采取“不见面服务”,将老人所需的蔬菜、药品等必需品送到门口,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积极链接社会资源,筹集价值2万元的蔬菜,以不见面的方式及时送到50多户老人、残疾人家中。
      记者从省民政部门获悉,疫情期间,江苏加强“三社联动”,积极参与社区疫情防控,特别关注社区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残障人士、精神疾病患者等特色群体开展走访探视。据不完全统计,我省社工机构为各类特殊人群服务约10.55万人次。


江苏有6万持证社工,居全国第二

      近年来,江苏各级民政部门紧紧围绕“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着眼于保障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大局,以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为保障,以专业人才培养为基础,以岗位平台建设为依托,积极开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不断探索具有江苏特色的社会工作发展之路。
      目前,全省通过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人员达6.58万人,居全国第二,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拥有全国社会工作领军人才6人,江苏省社会工作领军人才60人,高端人才示范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同时,积极加强部门联动和跨省协作,推动社会工作在为老服务、脱贫攻坚、未成年人关爱、医疗健康、司法矫正、工会工作、教育等领域的融合发展。累计选派20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参与民政部“牵手计划”,赴安徽、河南开展专业帮扶活动。两年内,195人次赴受援地开展帮扶,援派时间累计达1189个工作日,实施社会工作服务项目48个,受益群众达万余人。

打印】 【关闭窗口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