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泰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走进泰州
王艮及泰州学派简论(提纲)

发布时间:2020/10/27 | 作者: | 文章来源:

序说:王艮治学方法承《易经》“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主张简易,我今亦以简易方法来评介其学说。

一、性质

“平民儒学”。我觉得宋明儒学可从客体、主体分为两类,主体方面又可分为两类。客体为程朱“理学”,主体为陆王“心学”,还可再加一类即王艮和泰州学派,可以称为“身学”,与“心学”相对。因此王艮及泰州学派不属“心学”,虽然它受“心学”乃至“禅学”的影响。

二、在儒学发展史中的位置

儒学在先秦即有平民性,至汉代成为官学,到魏晋南北朝,因佛道融入产生了“玄学”,儒学式微。至隋唐,佛学大盛,经韩愈等力争,才恢复“道统”地位。到宋代,在禅学影响下产生了“理学”,同时也产生了“心学”。到明代,王阳明使“心学”大盛,王艮这时也从民间崛起,以平民身份直接从孔孟原著中吸取养份,发展起了“平民儒学”。后虽拜王阳明为师,为了扩大学习活动范围,受王阳明影响,但仍有独特观点。王阳明之后,更加发展自己的学说。黄宗羲看出他与王阳明有异,故称其为“泰州学派”。从“平民儒学”或“身学”角度看,王艮及泰州学派在中国思想史是是有特殊位置的。

三、理论方法、目的与特点

理论方法:儒家思想体系即《大学》中“三纲八目”,王艮的理论方法即从“格物”入手——即“淮南格物”,同王阳明的着重“致良知”不同。理论上要达到的目的,即“百姓日用即道”,即将“圣人之道”延伸到“百姓日用”之中,并不否定“圣人之道”,否则便不是儒学。理论作风上的特点:1、易简;2、平民;3、通俗。唯“易简”才能深入“平民”,因“平民”而逐渐走向“通俗”。

四、历史作用及局限

历史作用:由于儒家重人治,故重教育,故其作用在文化上甚明显,成了明代通俗文化的理论之源。在政治思想上则较缓慢,只能说是近代“民主”思想的萌芽。

局限:因一味教育,显得很软弱;后学向极端发展,亦有“空疏”、“狂禅”弱点。

五、评价问题和我们的态度

评价问题:我觉得目前有三种情况:1、有人侧重“平民”方面,评价过高。2、有人侧重“儒学”方面,评价过低。3、有人误解“百姓日用即道”,以李卓吾思想代替王艮思想,否定儒家的圣人之道,越出了儒家范围。

我们的态度:是学习他的从人民和现实出发的独立思考和务实求真精神,也就是“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唐婉欣 姚波)

打印】 【关闭窗口 【字体: